新华小学 是阜新市海州区的一所普通城市小学。始建于1944年,前身是阜新市公立海州实验国民优级学校,1949年更名为阜新市第一完全小学,历经24年沿革,1973年正式更名为阜新市海州区新华小学。现有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180平方米。教学班18个,学前班2个,学生875人,教职工62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43人,小学一级教师18人,20%以上教师具有本科学历,90%以上教师具有专科学历。在这支队伍中有省、市、区级骨干教师十余人,也有各级政府命名的优秀教师十余人,形成了以骨干教师为龙头,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爱岗敬业、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多年来,学校不断完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运行体制,重管理、要质量。以管理为先导,使教育教学规范化;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根本,使师资队伍培训经常化;以教改教研为重点,使教育科研系列化;以督促评估为保证,使监测评价科学化;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使育人观念现代化。朝着“四高”(管理高效率、队伍高水平、学生高素质、学校高层次),“三特”(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二和”(和谐的人际关系、详合的学校氛围),“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办学目标迈进。通过高层次基础教育使学生成为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特长突出、品学兼优,具有竞争能力、合作意识和进取精神,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造型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不断深化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实施“队伍建设工程”、“科研兴校工程”、“德育质量工程”和“教学质量工程”,让素质教育真正进入校园。 实施素质教育,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关键。学校着眼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着力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强调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学者型、创新型转变。由单一的知识结构向“一专多能”方向转变,教师队伍向学习型组织迈进。具体做法是: 一、学校管理制度化 首先,通过制度化的考核规范教师言行,使每名教师明确行动目标。建立了层次化的实验管理目标,把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到各主管的领导、教导处、年级组及每个教师的头上。为了更好的实现工作目标,学校建立了完整配套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学校领导在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教师学习情况进行及时检查的基础上,对教师作出公正的评价。同时加强教师政治思想教育和师德教育,进一步增强教师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学校尽力为每位实验教师创造成功的机会,以职业成就感来激励教师对教育的热爱。 二、教学工作规范化 学校本着规范化的原则,严格按照新标准、教材的要求,开足开齐课节。开展了练“四功”做到“四育人”活动。练“内功”强化师德教育,实现情感育人;练“外功”强化风范教育,实现形象育人;练“基本功”掌握教育规律,做到科学育人;练“精功”形成教育风格,体现艺术育人。 三、教研活动新颖化 教师教学业务水平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学校始终开展全校范围内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力求实验教师们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质量检测各个环节上达到最优的目标。 四、教育科研优质化 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要依托一个重要的载体----教育科研。学校在积极鼓励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教学理论的同时,鼓励他们大胆承担学校的重要科研课题。让他们在科研实践中,不断的深入研究,总结规律,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具有本人教学独特风格和学校特色的教学新思路,从而促进教学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五、教学手段现代化 近年来,学校一方面加大对教育教学仪器设备的投入力度,极大的改善了学校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另一方面不断从思想观念上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积极性,从培训措施上不断增强实验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熟练性。 六、骨干使用旗帜化 学校在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和使用骨干教师,发挥他们的旗帜作用。对于骨干教师,是政治上信任,生活上关心,工作上压担子,不但要求骨干教师不断学习,定期上观摩课、汇报课、研讨课,还要帮带青年教师共同进步。
阜新 应届毕业生 本科 招3人
阜新新华小学阜新 应届毕业生 本科 招3人
阜新新华小学阜新 应届毕业生 本科 招3人
阜新新华小学阜新 应届毕业生 大专 招3人
阜新新华小学阜新 应届毕业生 本科 招3人
阜新新华小学阜新 应届毕业生 本科 招3人
阜新新华小学阜新 应届毕业生 本科 招3人
阜新新华小学阜新 应届毕业生 本科 招3人
阜新新华小学阜新 应届毕业生 本科 招3人
阜新新华小学